销售热线:021-66105556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新闻 ->
                                          生产技术管理制度   发布时间:16-07-14

                                          生产技术管理制度

                                                      上海上兆阀门制造有限公司2016年7月14日通过公司管理层领导关于“生产技术管理制度”的改进,促进产品质量提升,以优质的产品提供给客户,以最优秀的团队服务广大用户。特定以下规章制度。望全公司员工全力以赴执行。

                                          第一条   生产技术的改进

                                          生产经理向总经理提出改进生产技术的方案,由总经理对此研究并作出决定。

                                          第二条   生产技术的引进

                                          当本公司从外面引进技术时,生产部经理要研究引进合同的原文,并要求承担这项工作的部门说明引进外来技术后成本与成果之间的关系。

                                          第三条   技术转让

                                          本公司向外部转让技术时,生产部经理要研究检查转让的内容,并与承担这项工作的部门讨论这一转让的结果。

                                          第四条   生产技术的发表

                                          1. 当要向社会发表公司的生产技术的时候,要把发表原稿交生产部经理审阅,经其批准后方可对外公开。

                                          2. 外来人员到本公司参观学习时,须征得生产部经理或总经理的同意。

                                          第五条   生产技术研究会规章

                                          1. 职责

                                          生产技术研究会的工作职责对下列工作进行研究、协调:

                                          (1) 提高、改进生产技术;

                                          (2) 研究新产品的生产技术;

                                          (3) 工程、质量、试验、管理上的各种问题;

                                          (4) 生产技术的引进、技术研究成果的对外发表。

                                          2. 构成

                                          生产技术研究会的成员有生产部经理、副经理、生产主任、总经理、有关部门的经理。

                                          研究所所长、研究室主任以及其他有关的技术人员根据需要出席会议。

                                          3. 运行

                                          凡定期的技术研究会议,由生产部经理担任;临时的技术研究会,由提出议题的部 门负责人担任;事务性检查,由生产主任担任负责人。

                                          4. 开会时间

                                          凡定期的技术研究会议,每月一次;凡临时性的会议,随时召开。由生产部经理为会议的召集人。

                                          5. 议题决定

                                          (1) 每月开会10日前,生产部经理要把会议的议题和开会目的具体记录下来,向总经理报告。

                                          (2) 生产部经理要在开会前三天决定议题,并通知各委员,并附有关资料。

                                          6. 会议记录

                                          本研究会的会议记录由总经理办公室负责。

                                          第六条   制订、修改和废止

                                          本制度的制订、修改和废止须经公司经营常务会议讨论,并由主管生产技术的公司副总经理决定。

                                          第七条   实施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技术改进合理化建议管理准则

                                          章节

                                          第一条   采纳有关技术改进合理化建议(以下简称技术建议),以充分促进本公司革新挖潜、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经济效益。

                                          第二条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结构、新配方,提高产品质量,改善产品性能及开发新产品,节约原材料等。

                                          第三条   对设备,工艺过程,操作技术,工、夹、量具,试验方法,计算技术,安全技术,环境?;?,劳动?;?,运输及储藏等方面的改进或建议。

                                          第四条   对医疗卫生技术、教育、保育以及利用自然条件等方面的改进或建议。

                                          第五条   推广应用科技成果、引进技术、进口设备的消化吸收和革新,解决有关技术和质量方面的关键问题。

                                          第六条   对公司现代化管理方法、手段的创新和应用,促进公司竞争能力全面提高的建议或改进。

                                          第七条   技术建议项目必须做到:

                                          1. 经过试验和应用,作出完整的原始记录、图纸资料和技术总结。

                                          2. 按照技术建议成果报表逐项填写,并经部门主管和受益部门签证。

                                          3. 凡属于提高工效、提高产品质量、节约原材料、改进设备(备件)的合理化建议必须要有相应的工时定额员、质量管理部门、材料定额员、设备动力部门和使用部门等签署的效果证明。

                                          4. 一般项目经所在部门考察后签署意见,报总经理办公室办理。较大项目须经三个月的生产试用验证,连同有关资料上报总经理办公室办理。重大项目须经六个月的生产试用验证,整理全套资料上报。

                                          第八条   凡经鉴定的技术建议和现代化管理优秀成果,其鉴定材料应包含以下内容:

                                          1. 能否纳入正式技术文件用于生产或经营管理工作。

                                          2. 能否进行推广应用与交流。

                                          3. 详细分析与核算经济效果,对无法计算出经济效果的应提出结论性意见,并由有关主管签字。

                                          第九条   凡纳入正式工艺规范的技术建议项目,由有关部门与车间进行工时或材料定额修改,并考核实施情况。对改进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性能的项目,根据产品图纸审批程序办理更改手续,并考核其批量生产情况。

                                          技术任务书设计规定

                                          章节

                                          第一条   本公司的技术任务书是产品在初步设计阶段内,由设计部门向上级就计划任务书,提出体现产品合理设计方案的改进性和推荐性意见的文件。经上级批准后,作为产品技术设计的依据。其目的在于正确地确定产品最佳总体设计方案、主要技术性能参数、工作原理和主体结构,并由设计员负责编写(其中标准化综合要求会同标准化人员共同拟订)。

                                          第二条   技术任务书设计依据(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包括一个或数个内容):

                                          1. 国内外技术情报:在产品的性能方面赶超国内外先进水平或产品品种方面填补市场空白;

                                          2. 市场经济情报:在产品的形态、型式(新颖性)等方面满足用户要求,适应市场需要,具有竞争能力;

                                          3. 公司产品开发长远规划和年度技术组织措施计划,详述规划的有关内容,并说明现在进行设计必要性。

                                          第三条   技术任务书须说明产品用途及使用范围。

                                          第四条   相关部门须对计划任务书提出有关改进意见。

                                          第五条   技术任务书须说明基本参数及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第六条   技术任务书须说明总体布局及主要部件结构。用简略画法勾出产品基本外形,轮廓尺寸及主要部件的布局位置,并叙述主要部件的结构。

                                          第七条   技术任务书须说明产品工作原理及系统。用简略画法勾出产品的原理图、系统图,并加以说明。

                                          第八条   技术任务书须说明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水平分析比较。列出国内外同类型产品主要技术性能、规格、结构、特征一览表,并作详细的比较说明。

                                          第九条   标准化综合要求。

                                          1. 应符合产品系列标准和其他现行技术标准情况,列出应贯彻标准的目标与范围,提出贯彻标准的技术组织措施;

                                          2. 新产品预期达到的标准化系数,列出推荐采用的标准件、通用件清单,提出一定范围内的标准件,通用件系数指标;

                                          3. 对材料和元器件的标准化要求:列出推荐选用标准材料及外购元器件清单,提出一定范围内的材料标准化系数和外购件系数标准;

                                          4. 与国内外同类产品标准化水平对比,提出新产品标准化要求;

                                          5. 预测标准化经济效果:分析采用标准件、通用件、外购件及贯彻材料标准和选

                                          用标准材料后预测的经济效果。

                                          第十条   关键技术解决办法及关键元器件,特殊材料资源分析。

                                          第十一条   对新产品设计方案进行分析比较,运用价值工程着重研究产品的合理性能(包括消除剩余功能),通过不同结构原理和系统的比较分析,从中选出最佳方案。

                                          第十二条   组织有关方面对新产品设计的方案进行评价,共同商定设计或改进的方案是否能满足用户的要求和市场发展的需要。

                                          第十三条   叙述产品既满足用户需要,又适应本公司发展要求的情况。

                                          第十四条   新产品设计试验,试用周期和经费估算。

                                          Z41H-25C-200法兰闸阀 Z41H-25C-250法兰闸阀 Z41H-25C-300法兰闸阀 Z41H-25C-350法兰闸阀 Z41H-25C-400法兰闸阀 Z41H-25C-450法兰闸阀 Z41H-25C-500法兰闸阀 Z41H-40C法兰闸阀 Z41H-40C-100法兰闸阀高温D343H硬密封蝶阀 DN50硬密封蝶阀 DN65硬密封蝶阀 DN80硬密封蝶阀 DN100硬密封蝶阀 DN125硬密封蝶阀 DN150硬密封蝶阀 DN200硬密封蝶阀 DN300硬密封蝶阀 DN400硬密封蝶阀 DN500硬密封蝶阀


                                          · 阀门市场主要存在的问题 12-11-02
                                          · 温州局召开出口阀门重点企业座谈会 12-07-28
                                          · “十三五”政府工作报告透露十大赚钱行业-J41H截止阀品牌上兆 16-04-08
                                          · 上海上兆阀门精益生产生产车间现场管理文章 16-04-07
                                          · 第四届中国(永嘉)泵阀高新技术对接会召开 12-11-01
                                          · 全球顶级品质国际水展和国际泵管阀展在上海世博展览馆隆重开幕 12-07-10
                                          · 福鼎市阀门铸造行业用电实行峰谷电价优惠政策 12-07-27
                                          · 浙江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平台领导莅临泵阀平台调研 12-07-27
                                          · 2016年国内阀门产品样本版 16-03-29
                                          · 我国五金产业发展的三大趋势 12-10-31
                                          · 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阀门铸件市场之一 12-10-30
                                          · 气动调节阀处阀门市场领先地位 12-07-26
                                          · 永嘉县即将火热出炉泵阀销售价格指数 12-07-26
                                          · 苏州高新区阀门产品实现逆市大增长 12-10-29
                                          · 5.13母亲节快乐 18-05-13

                                          大地彩票